為國爭光!中原大學勇奪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4大獎項!

2024年第76屆「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iENA)日前圓滿落幕,吸引來自31個國家、500多項發明專利參與競逐,台灣代表團總計獲得10金、10銀及6銅等獎項。中原大學以卓越的創新實力脫穎而出,參賽的4項作品榮獲1面金牌、2面銀牌及1項最佳國際發明與創新獎,充分展現中原大學卓越的研究能量與專利技術的高度產業應用價值。
「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且最具影響力的發明展覽,中原大學以堅強的創新實力與產業價值,再度為國爭光!中原大學團隊由電子系陳世綸勇奪金牌,化工系劉偉仁及醫工系陳民樺各獲得一面銀牌,電機系賴裕昆獲得由泰國國家研究委員會頒發之最佳國際發明與創新獎(特別獎)。
中原大學電子系特聘教授陳世綸以「微小化大氣壓力感測器晶片」作品摘金。該發明可降低50%以上的功耗,實現節能減碳,並廣泛應用於車用GPS精準定位、醫院病患樓層定位等場景,提升便利性與生活品質。此發明技術已透過晶圓代工大廠完成量產,透過上市封裝大廠台灣晶技完成封裝,並獲得零組件代理商的訂單,實現台灣在壓力感測器領域關鍵零組件的自主量產。
中原大學表示,陳世綸之發明技術首度完成我國壓力感測器關鍵零組件自主與技術領先,除了本次獲獎,過去亦曾榮獲第十八屆「國家新創獎」之學研新創獎,並得到科技部科研成果創業計畫「萌芽計畫」與「拔尖計畫」大力支持,成為科技創新商業化的成功案例。

電子系 陳世綸特聘教授 以「微小化大氣壓力感測器晶片」作品摘金

化工系 劉偉仁教授 則以「石墨烯固態電池」榮獲銀牌
化工系教授劉偉仁則以「石墨烯固態電池」榮獲「銀牌」。該發明做出穩定的硫化物全固態電池,使用固態電解質代替液態電解質,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長的壽命、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廣泛的應用前景。未來可應用於電動車輛、移動電子設備、可穿戴設備及儲能系統等,是非常具有潛力的綠色電池,展現綠色能源新願景。
另一個「銀牌」作品為醫工系教授陳民樺之「革新的疣病治療:Imiquimod微針貼片」。該技術不僅無痛且能精準傳遞藥物,有效治療疣病並減少副作用。此專利採用特殊的低溫壓印製程,提高溶解型微針的材料濃度,使得微針在不需要添加任何膠粘劑的情況下,就能達到足夠的機械強度,進一步提升Imiquimod微針貼片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
電機系教授賴裕昆則以「應用於證券交易傳輸協議中低延遲TCP重組方法」獲得泰國國家研究委員會頒發「最佳國際發明與創新獎」(特別獎)。該技術利用FPGA降低封包處理延遲,為金融高頻交易提供支持,實現風險管理系統低延遲的目標。

醫工系 陳民樺教授(左1) 展示「革新的疣病治療:Imiquimod微針貼片」榮獲銀牌

電機系 賴裕昆教授 獲得「最佳國際發明與創新獎」(特別獎)
中原大學在國際發明舞台上再創佳績,不僅為台灣爭光,也彰顯出創新與產業應用結合的無限可能。中原大學表示,本校產學營運處在技術推廣與國內產業合作上,將持續推動學界與產業界之鏈結,為廠商創造更多升級轉型的亮點與機會,助力國內產業升級,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